在过去,很多家里的老人会喜欢囤积大米,因为他们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的自然灾害时期,担心有一天会再次出现粮食短缺,吃不饱饭的情况。不过,因为一袋大米需要很久才会吃完,如果放的时间太久了,特别是保存不当的时候,大米里面就会生出一种黑色的小虫子,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很快大米里的虫子就会越来越多,老人们都管这些虫子叫做“米虫”,那么,为何大米里会生虫呢?这些虫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大米生虫并不奇怪,一般都是以下两个原因引起的:
第一:当大米作为农作物还生长在地里的时候,本身就已经携带了虫卵,不过因为肉眼看不见,所以人们并没有引起重视,而且我们都知道大米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非常高,如果我们保存不当,长期将大米放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一般7-10天左右,大米中的虫卵就会开始孵化,同时大米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又给幼虫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于是,大米就变成了它们的温床,一代又一代的快速在米袋中繁殖了起来。
第二:对于一些本身不携带虫卵的大米来说,之所以会生虫,很可能是家里储存大米的地方就存在虫卵。很多人家每年买大米,可是大米却年年都生虫,这是因为米缸、米桶,或者储存大米的墙壁缝隙、地面缝隙等地方,都藏有看不见的虫卵,当气温变得潮湿舒适,这些虫卵孵化后就会悄悄地进入大米袋中,当人们发现的时候,就会看到大米里长有米虫。
大米作为粮食,很多人都认为大米没有保质期,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一般大米的保质期最多不超过半年,而且这还是经过工艺抛光后的大米,如果是农村自家打的大米,一般保质期都在3个月左右,如果吃不完,就很容易发生变质。
虽然变质后的大米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是当我们用变质的大米煮饭,淘米的时候就会发现淘米水的颜色并不是乳白色,而是发黑、发绿,当我们仔细观察大米的时候,会发现大米的顶端已经发黑了,这就表明这些大米不能吃了,如果吃了变质的大米,不仅口感不好,而且严重的甚至会引起食物中毒。其实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衣食无忧,大家买大米的时候千万不要感觉便宜就盲目地购买很多囤积,这样就会错过大米的最佳食用期限。
专家表示,一般的3口之家,每次购买5-10KG的大米即可,或者每次购买大米的量,够家里人次1个月左右就可以了,这样的大米不仅煮出的米饭口感非常的香甜,而且也不会危害到人体健康。同时,如果大家担心大米生虫,也可以将大米装入空的无油污水的塑料瓶之中,这样就会隔绝虫卵,不会生虫了。大家平时家里发生过大米生虫的情况吗?都是如何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