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高迪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就读。在校的头两年,灾难接踵而至:先是医校刚毕业的大哥不幸去世,接着是母亲病故,再后是姐姐撒手人寰,留下一个幼小的女儿。老父只好带着外孙女搬到巴塞罗那来与儿子同住。高迪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赚钱养家糊口。还是学生的时候,高迪便参加了巴塞罗那若干“奇观”的建造。名义上他是几位大建筑师的助手,但是交给他设计的几个部分全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
1877年,高迪为一所大学设计礼堂,这也是他的毕业设计。方案出来后,引起很大争议,但最后还是被通过了。建筑学校的校长感叹地说:“真不知道我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
高迪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间解构能力与雕塑感觉,是一个师法自然的建筑师。在他的作品当中几乎找不到直线,大多采用自然界充满生命力的曲线,以及与有机物型态类似形式来构成一栋建筑,这在米拉之家里得到很好的体现。米拉之家的外观为波浪形,白色的石材砌出外墙,扭曲回绕的铁条和铁板构成阳台栏杆,像海浪,像退潮后的沙滩,像蜂窝,像熔岩构成的波浪,像蛇窟,像沙丘......有人觉得像寄生虫巢穴等等。
楼顶的设计完全体现了高迪的生物形态主义的风格,30个奇特的烟囱,2个通风口,6个楼梯口,分别设计成如蚁巢、稻穗等形状。现在米拉之家是巴塞罗那的地标建筑,但是当时很不受各界的欢迎。据说巴塞罗那市政府当初想把米拉之家拆掉重建,后来发现高迪居然在世界上很有名,就保存下来了。
高迪最伟大的作品是圣家族大教堂,他把一生中的43年都贡献在那里。圣家族大教堂从1882年开始修建,因为是赎罪教堂,资金的来源主要靠捐款,捐款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的快慢,在加上旁边有几个钉子户,所以至今还未完工。然而即使没有完工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还未完工就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物。
圣家族大教堂的设计带有强烈的自然色彩,高迪以很多动植物的形态为蓝本来设计教堂,更以《圣经》中的各个场景在整个建筑中如同图画一样逐幅展现。在已经建设好的“诞生门面”以基督的诞生为题,墙上的雕塑展现了由童贞玛利亚怀胎到基督长成的故事,因是欢迎庆祝基督诞生,以欢喜愉悦的传统的雕塑为主。“受难门面”以基督的死亡为题,由最后的晚餐到基督被钉十架,到基督升天的故事为主线。高迪为了表现受难的痛苦,设计了有棱有角的现代线条,是其他教堂从所未见的形式。
教堂设计总共将建造十八座高塔,其中包括分别代表耶稣十二个门徒的十二座,分别位于教堂的“诞生门面”、“受难门面”和“荣耀门面”。建筑的中央另有六座高塔,其中四座代表圣经四福音作者,马太、马可、路加以及约翰,一座代表圣母玛利亚,一座代表耶稣基督。
代表门徒的十二座高塔的高度介于 98.4 米和 117 米,代表福音作者的四座高塔高达 120 米,代表圣母玛利亚的高塔高达 120 米,而代表耶稣基督的高塔高达 170 米。现在教堂内部正在建筑,三个门面已建好“诞生门面”和“受难门面”,十八座高塔已建好“诞生门面”的四座钟塔和“受难门面”的四座钟塔,还差十座高塔,整个建筑完成了将近50%,预计还要二、三十年才会完工。
高迪终生未娶。他曾经说过:“为避免陷于失望,不应受幻觉的诱惑。”除了工作,高迪没有任何别的爱好和需求。在生活上他真显得有点傻气、疯癫。他常年留着大胡子,成天是一副阴沉沉、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除了古埃尔,他没有别的朋友。他只说加泰罗尼亚语,对工人有什么交代就得通过翻译。他吃得比工人还简单、随便,有时干脆就忘了吃饭,他的学生只得塞几片面包给他充饥。他的穿着更是随便,往往三年五年天天穿同一套衣服,衬衫是又脏又破。看着他那副穷酸样子,还真有人拿他当乞丐施舍。
1926年6月7日的下午,高迪完成当天的工作从圣家族大教堂到市中心的教堂做礼拜,被一辆电车撞倒,当时他衣衫破旧,路人以为是流浪汉,把他送到圣十字医院,三天后去世。之后大家才发现流浪汉竟是高迪,为他举行了个隆重的葬礼,送葬的队伍从圣十字医院一直缓缓的延伸到了圣家族大教堂,把他安葬在他未完成的圣家族大教堂地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